qing
清
feng
风
bai
白
lu
露
蒹葭苍苍,白露为霜。
所谓伊人,在水一方。
说起白露,
绝对多数人会想到这句。
在农历24节气中,
白露是一个过渡性节气,
表示寒暑变化的转换点,
是反映自然界气温变化的重要节令。
白露
09/07
农历七月廿十
秋天气温低,昼夜温差大,
大气中的水汽凝结到草木上,
当早上太阳升起时,
便形成一片片闪着光的秋露。
相信你和小编一样有这个疑问,
这些亮亮的露珠透明的并不白,
为什么被称作白露呢?
“白露”的露水是白色的吗?
据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
对“白露”的诠释——
“水土湿气凝而为露,
秋属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
而气始寒也”。
原来,古代中国人
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思考世界,
而五行又和五色相对应,
即春天甲乙木色属青,
夏天丙丁火色属赤,
中央戊己土色属黄,
秋天庚辛金色属白,
冬天壬癸水色属黑。
所以秋露按照秋天所属的颜色,
而被称为“白露”。
白露之后天气渐冷
白露节气,昼夜温差加大了。按照古人说法,是“大抵早温、昼热、晚凉、夜寒,一日而四时之气备”。一天当中像是四季轮替。早晚秋凉,白天夏热,这正是“秋令”的特征。
古人说“露凝而白,气始寒也”。说是寒,虽然有点夸张,但早晚确实有点冷了,清晨出门时,经常有一种冰箱冷藏室的感觉。所以老话儿叮嘱我们:“白露身不露。”
白露节气关于着装的很多谚语,都像是谆谆教诲。夜里睡觉也得盖好被子了:“白露白茫茫,无被不上床”;短裤、短袖就不能再穿了:“白露不露,长衣长裤”“白露身不露,露了没好处”。
白露的时候衣着要注意,饮食也需要注意。天气渐渐趋于干燥,所以饮清茶、吃水果,以减少秋燥。白露时节的养生,也被称为“补露”。
白露话养生
吃的润一点
白露节气是夏季开始真正意义上向秋季过度,极易外感“燥邪”而伤肺,因此,白露要吃得“润”一点!
白露饮食以健脾润燥为主,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温之物,宜吃营养丰富、容易消化的平补食品。白露前后,吃点白色的食物,有补肺养肺的作用。因为秋主肺,肺主白,白露吃“白食”,如银耳、薏米、白果等,但也要适量哦~
穿的多一点
俗语云,“处暑十八盆,白露勿露身”。这句话的意思是表示,处暑还会热,每天需要用一盆水洗澡,过了十八天,到了白露节气就不能赤膊露体了,会着凉受寒。
睡得早一点
经过三伏天“昼长夜短”的洗礼,到了秋天后很多人都会觉得疲劳,这就是俗说的“秋乏”。
此时,中老年人睡眠不足更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。所以,白露节气,一定要调整作息,最好10点左右就上床休息,养好体内的“阳气”。如果实在没有条件早睡,那么一定要在12点到凌晨2点间入睡,否则对身体会有比较大的损伤。
原标题:《涨知识!露珠并不白,为什么要叫“白露”?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