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果 > 白果炮制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南漳人吃了几千年的苞谷糁子,获得国家认证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0/8 14:12:16

8月7日,

“荆山苞谷糁子”

获得了国家工商总局颁发的

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证书,

成为我县农业科学研究所

第四个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。

那么,

什么是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?

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

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是地域特色产品或服务的品质和声誉的"身份证"和金字招牌。该商标由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核准注册,是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,该商品的特定质量、信誉或者其他特征,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。

荆山苞谷糁子

南漳黑木耳

南漳银杏

南漳香菇

南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为了保护和挖掘农业商标资源,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,积极组织申报“南漳香菇”、“南漳黑木耳”、“南漳银杏”、“荆山苞谷糁子”等一批次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覆盖南漳县11个镇区。

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下,

南漳注册的4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~

荆山苞谷糁子

荆山苞谷又称玉米,俗称高粱、桃黍、高梁米子。玉米糁对于传统的山区人来说,有一种对其割舍不掉的情感。“吃苞谷糊涂”、“煮糁子糊涂吃”已成为五湖四海荆山人脍炙人口的健康美食。

南漳地处荆山山脉以东,汉水以南,是全国粮食生产大县、商品粮基地重点县。西北山区为旱粮区,海拔—米,约占南漳县总面积的17.6%,具备玉米生长的地理、气候、光照、土壤等自然生态条件。年生产面积.6公顷,每亩单产公斤,总产0.88亿公斤,远销国内外。

民间传说,今薛坪镇龙王冲、八里川一带出产的苞谷糁子是封建皇室的贡品。因为这一带苞谷特别好吃,以至于朝廷曾下达圣旨,严令这一带的老百姓只准种苞谷、收苞谷,用石磨子推苞谷糁子,不允许老百姓吃一颗苞谷,所产的苞谷要颗粒归仓,一斤不少地进贡给朝廷。

南漳黑木耳

南漳县种植黑木耳历史悠久,素有“木耳之乡”之称。荆山黑木耳自古被汉口、襄阳一带市民称为“堰耳”(从武安镇堰河码头顺蛮河经汉江水运而至),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。

民间传说,南漳黑木耳在古代系贡品。清同治版《南漳县治》将木耳列为本县的主要物产;乾隆版《襄阳府志》和民国版《南漳县志》有关于南漳黑木耳的明确记载;年,“南漳黑木耳”专题入选《湖北土特产》一书;年,南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功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“南漳黑木耳”地理标志。

南漳黑木耳以栎木类树种为主要原材料,采用段木和袋料两种栽培方式。传统的段木栽培,充分利用南漳县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,生产的黑木耳色鲜、肉厚、朵大、弹性好、口感润滑、营养丰富、风味独特,其色如春燕,素有“燕耳”之美誉。年,南漳黑木耳产量万公斤,产值万元。

南漳香菇

南漳香菇又称为“香菌”、“香蕈”,其味道独特芳香,外形美观,又称“花菇”。南漳种植香菇历史悠久,是传统的香菇生产区。据《南漳县地名志》载,古代的香菌与木耳、猴头菌一起被列为本县“山珍”,人称“蓬莱海参”。

荆山民间传说,年青的卞和在山上打柴时发现枯花栎树兜子上开出一朵朵的木质“黑花”。采摘回家后,其丈母娘用老母鸡加“黑花”煨汤给做重活的卞和补养身体。卞和发现“天下第一美玉”——和氏璧并敬献给楚文王后,香菇炖鸡汤也在荆山地区流传开来。后来,“香菇鸡汤罐”演变成具有孝文化色彩的“南漳八大碗”之一。

同治版和民国版的《南漳县志》有关于香菌的明确记载;年,“南漳香菇”专题入选《湖北土特产》一书;年,南漳县农业科学研究所成功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“南漳香菇”地理标志。年,全县栽培香菇1亿袋,干菇产量万公斤,创产值9.7亿元,其中,食用菌出口基地出口香菇创外汇万美元。

南漳银杏

南漳银杏属落叶乔木、银杏科,是裸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遗植物,寿命极长,但上百岁的老树已不多见,具有活化石的美誉。在南漳县李庙镇的茅坪村和薛坪镇的杜冲村至今还存活10余棵—多年的银杏古树。

荆山民间相传,当年司马徽的夫人就常将白果炒熟后供司马徽当零食吃,教学之余,常以此消除疲劳,休闲解困,盘活脑筋,所以南漳银杏又称“水镜白果”或“司马徽果”。

南漳县盛产“三银”(银杏、银耳、银茧),自明清以来享誉海内外。南漳县是著名的“白果大县”,素称“银杏之乡”,银杏历来是荆山地区人民的“摇钱果”和“富贵果”,产量历来居湖北首位。

因为南漳县银杏树多,各镇区叫“白果村”、“白果树村”、“白果园”、“白果树垭”、“白果树洼”的地方不计其数。《南漳县志》(同治版、民间版)都有关于银杏的明确记载,年,“南漳银杏”专题选入了《湖北土特产》一书。

来源:襄阳市农业委员会/通讯员:陈爱*

编辑:阳阳/编审:老布

投稿邮箱:nanzhangtv

.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guoa.com/bgpz/5860.html
冀ICP备2023016859号-4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果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