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: 白果 > 白果炮制 > 正文 > 正文

在成都,住在白果林最幸福

  • 来源:本站原创
  • 时间:2020/10/10 13:20:24

“白果林到了,出站的乘客请从左侧车门下车...”

坐上地铁2号线,从天府广场往犀浦方向坐4个站,便到了白果林。

即使不熟悉这个地方,听这个名字也能猜到这是个和银杏有着深厚缘分的地方。

事实也的确如此,曾经这里种了一大片的银杏,所以得名白果林。

白果林并不单指某一个特定的小区,而是西起金罗路,东至一环路西三段,北至西郊河,南到摸底河的一大块儿老生活片区。

一走进白果林的地盘,就能感受到一种来自老社区的恬静。

这里没什么高楼大厦,基本90年代建造的低层居民楼,密而不乱,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间。偶然传来一串自行车“叮铃铃”的铃铛声,惊走了小憩的鸟儿。

初冬的阳光从林间的空隙透过,洒在金*的银杏上,两者互相映衬着,将菜市场、老屋顶、学校都笼罩在一片璀璨的金色中。

我知道,白果林一年最美的时候到了!

1

白果林,成都最美的银杏观赏地

从白果林地铁站C口出来,沿着清西路走到底,就是成都最美“扫*基地”之一的银杏路。

米的背街小巷上,每隔几步就有一棵银杏树,每棵都是种了二三十年的老树。

每年的这个时候,是银杏路最美的季节。

路两边繁茂的银杏在半空相交,织成一张巨大的网,阳光穿过,洒在人的身上,感觉整个世界都变暖了,让人觉得特别舒服和惬意。

偶尔一辆汽车开过,卷起一地银杏叶,像是被突然定格的文艺电影的一帧。

这个季节也是银杏路最热闹的时候。

老法师们带着心爱的相机,在路上来来回回,找角度,抓构图,力争拍出一张惊艳四座的大片。

嬢嬢们约上好姐妹,围上自己最满意的围巾,组团来拍照,pose、站位都相当讲究。

附近写字楼上班的小姐姐,年年都来打卡。

活泼点儿的小奶娃直接坐在堆得厚厚的银杏叶上去撒欢。

已入暮年的大爷大妈坐在路边晒太阳摆龙门阵,端的是一派自在安逸。

2

这里有着老成都温暖的市井人情

如果说银杏路是白果林最美的地方,那么旁边的老社区就是白果林最有人情味的所在。

这一片的房子多是上世纪8、90年代的老旧居民楼,拆迁房、机关宿舍、早一批的商品房在这儿汇聚,组成了一个大杂烩式的生活片区。

不止听一个住户说住这儿特别方便,适合生活。

出门几分钟就有地铁站,医院医院医院,有个什么头痛脑热的,看病超方便。

社区里的每一条街巷都有那么几家好吃的馆子,每一家都是被叼嘴的老成都检验认可的地道美食。

每一个院落外基本都会有个小菜市,不大,但买点儿小菜是够的。来买菜的和老板也都很熟,遇到老板家的小孩儿还会逗趣几句。

在这样的地方安家,基本都是一住就许多年没离开过。

走街串巷的总能遇到熟人,出门是一个人,回来就可能是三三两两,有说有笑地一起走了。

和其他老社区一样,白果林住着很多是上了年纪的老人,他们有大把时间打理生活的将每一天都安排得妥帖而充实。

没事的时候,就溜达几步去文化公园、浣花溪公园或者文化公园。

by网络

听在这儿住了二三十年的婆婆说,每年冬天,他们都要去杜甫草堂看梅花。以前是走路,现在是坐社区巴士。

但更多时候,他们只在小区附近溜达,和老邻居组个麻将局;天气好的时候就直接各自从家里搬个椅子,一起在院门口摆龙门阵。

这么些年过去,成都几乎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在改变着,但白果林这片除了房子变旧了,树变高大了,其它的却似乎一直都是老样子,一直都是老住户们喜欢的家的样子。

3

几代人的青春留在白果林的学校

白果林很多时候这儿都是恬静而安宁的,但因为学校的存在,这儿又总是生气满满的。

清西路的草堂白果林幼儿园,每天中午11点过,就有小娃娃在门口一边和保安大叔说话,一边等着妈妈接自己回家。

与青西路相交的中新路串起了2所学校,一到放学的时候,就变得熙熙攘攘。

特别是南边儿的白果林小学。下午三点左右,就有一二年级的学生放学了,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。

卖蛋烘糕、糖油果子的叔叔们开始出摊,学校旁边文具店的嬢嬢也慢慢地煎起了鸡排饼。

路另一边的金牛实验中学,比小学少了些叽叽喳喳。

但只要提起食堂的饭菜、潇洒哥的大吼,升旗仪式幺哥的椒盐普通话,还有周五的音乐角,大家就会很有话说。

金牛实验往石人那边走不到两条街的金罗路上还有个十八中,现在只剩下了高中。

当初下晚自习排队去吃的蛋烘糕和钵仔糕,也只有老地方蛋烘糕还在营业。

4

超多美食串联起无数的舌尖记忆

关于白果林,除了银杏,美食大概是被惦记得最多的了。豆腐脑、冰粉、串串、卤味...在这里总能找到合你胃口的老店。

-老地方蛋烘糕-

金罗路2号(大院门口)

这家蛋烘糕在成都不算出名,但对于在十八中读过书的人来说,它可是毕业多年依然念念不忘的神级美食。

掌勺的婆婆说“我们不是一天都在卖的,要下午四五点钟才出来”,语气中有那么点儿自豪的感觉

尝了一个婆婆推荐的沙拉肉松口味的,火候刚刚好,面皮香脆一咬就碎,里面绵糯柔软,沙拉混着肉松,酸甜中带着一丝咸香。

-峨眉山罗记豆腐脑-

金罗路8号附12号

店铺就在白果林地铁站D口不远处的十字路口,红色的招牌很打眼。

嫩滑的豆腐脑按口味配上牛肉、酥肉、肥肠、花生、酥豌豆、大头菜、芹菜粒...一勺下去,满满的都是料,味道层次之丰富!

-徐冰粉-

文华路17号附28

因为冬天冰粉不好卖,老板改做饼了,但夏天还是会继续卖冰粉。

冰粉口感很顺滑,用料也特别足,一到夏天,周围的住户还有学生娃娃都被勾到它家,来碗冰粉续命。

-牛王庙特色面-

银杏路7号附14号

开在银杏树下的老字号面店,周围上班族的最爱,两点钟去的时候,店头都还挺多人的。

①怪味面

②三鲜面

招牌怪味面汤面条劲道,酸味带着丝丝的辣味和甜味。想吃清淡的可以试一下三鲜的,汤头很鲜。

-青西路卤肉店-

清西路4号附11号

开了27年的老店,卤水里还有最早的底子在,上一辈的人一吃就晓得是以前的老味道。

夏天的时候,周围的住户都喜欢在下班后来这儿带份卤味儿回去加菜,有些卖*饮食的还专门跑来进货。

最爱它家的卤肉,加点卤水,配碗白米饭或者啤酒花生,别提有多香了!

-王氏现捞鸭脖-

文华路20号附19号

这条街上还挺多卖现捞的,但走了一圈发现这家生意最好。

店头菜品有二三十种,翅膀、爪爪都卤得比较耙,肉一抿就下来了;卤脑花也超级推荐,滋味不比烤脑花差。

-陈嬢烧烤-

金牛实验中学水族馆旁

从陕西街到白果林,陈嬢的烧烤摊开了23年。只在每周的周日、三、五出摊,每次只卖11个菜,翘翘和鸡皮是招牌必点。

①翘翘

②鸡皮

翘翘处理的很干净没有异味,鸡皮边缘略脆,嚼着特别香。

-六年二班串串-

金琴路1号

教室主题的串串店,店头还有黑板、奖状和红旗。

菜荤素都5毛,牛肉ben上干海椒面儿,那味道不要太撩人。脑花儿有点辣,吃不了辣的人千万注意给老板说少放点儿海椒。

围着白果林逛了一圈,觉得生活在这儿特别棒:

好吃的卤味就在楼下,喜欢的小吃几十年一直在,同学旧友就在身边,邻里之间知根知底,还有聊不完的家长里短...

也许这就是老社区的真实模样:稳重又热闹,老旧而丰富,历久弥新且饱含生活热情,一日日的演绎着这座城市的韵味和风情!

-END-

成都同城会出品

尔东林

主编

张姝豪

成都同城会&来源网络

合作



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 http://www.baiguoa.com/bgpz/5865.html

冀ICP备2023016859号-4

Copyright © 2012-2020 白果版权所有



现在时间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