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“点”睡
霜降时节,夜长昼短,首先应先保证充足的睡眠,早睡以养阳气,迟起以固阴津,减少熬夜,才能更好的适应深秋时节。中医十分强调睡子午觉,这对养生防癌也很重要。
岀“点”汗
即宜动又宜静,是秋季运动养生的时令特点,适当运动,以微微出汗为度,岀汗过多,汗多泄气,有悖于秋冬时节阳气伏藏之道,此时选择散步,登高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更为合适。
进“点”补
一说到进补,大家往往想到"鲍参翅肚”结果往往造成体内湿热之气不化。
中医强调四季五补的理论,即春要升补、夏要清补、长夏要淡补、秋要平补、冬要温补,霜降节气则应以平补为原则。适宜的食物有梨、苹果、橄榄、白果、洋葱、芥菜等。这些食物有生津润燥、清热化痰、止咳平喘、固肾补肺的功效。此时应少吃寒凉的食物,如海鱼、虾、各种冷饮等,以免伤肺引发疾病。
霜降时节也是胃病的高发时节,温胃散寒是最有效的少方法,宜多吃养胃暖胃的食物,如猴头菇、山药、南瓜、红糖等。
此时节也可以多吃一些温补不燥的食物,如黑豆、芝麻、核桃、黄芪、三七等。
霜降饮食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。最伤阴血的就是“熬夜”,霜降,已经进入深秋的后半月,霜降是秋季向冬季过渡的节气,气温降幅大大增加,人体需要进食更多的热量抗寒以增强体质,因而民间十分重视霜降进补,民间有谚语,“一年补透透,不如补霜降”,“补冬不如补霜降”等说法;是进补、贴秋膘的好时机。
谈医生说中医治疗遵循“虚者补之,损者益之”的原则,切忌无病进补;或不分虚实地滥补、过量进补;或乱配药材;或盲目追求昂贵食材,因此,霜降进补宜有度。虚证应分清气虚、血虚、阴虚、阳虚,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,否则会适得其反。还要注意进补适量,忌以药代食,药补不如食补。
白果萝卜粥
功效:固肾补肺,平喘止咳。
一般人群可食用,尤其适用于秋冬急慢性支气管炎所致咳嗽喘急,痰多稀白,妇女脾肾不足引起白带增多、色淡清稀,脾虚食少等症的调理。
做法:萝卜洗净切丝,放入热水焯熟备用,先将白果洗净与糯米同煮,待米开花时倒入白糖文火再煮10分钟,拌入萝卜丝即可出锅食之。
归参山药猪腰
功效:滋补肾阴,补血益气。适用于体质虚弱,经常感觉腰膝酸软无力,头晕眼花,高血压,抵抗力低下,妇女,老人。
做法:将猪腰切开,洗净,当归、党参、山药装入纱布袋内,一起放入锅内,锅中加适量水,清炖至猪腰熟透,捞出猪腰,冷却后切成薄片,放入适量调味料后即可食用。
桑叶枇杷叶茶
功效:润肺、止咳、化痰。适用于秋季出现干咳、轻度便秘症状的人群。
做法:将适量桑叶、枇杷叶装入茶袋,用ml开水冲调,闷约十分钟后,在添加适量纯蜂蜜调料即可饮用。
黄菊花人参茶
功效:增强免疫力,祛除疲惫。适用于秋季出现上火、疲乏症状的人群。
做法:选择黄菊花干花4-5朵,山参10-20克,将山参剁碎成细段,与黄菊花一起,用开水泡浸10-15分钟即可饮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