跟着#潮之味,尝遍潮汕好滋味!
把根块类食材做成甜品菜肴,在我国各地都常见。拨丝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做法了,很多菜系里都有。
但是,还有两种口感也非常出色的做法,主要出现在潮菜中,这就是“羔烧”和“翻砂”。
“糕烧”有点类似于北方的“蜜浸”。
具体是先把原料用蒸、炸等方式,初步加工到略微软熟,然后再将原料放入调配好的白糖浆中,文火烧煮,煮的过程中要注意翻炒防止粘锅和烧焦。
“糕烧”的成品,多呈焦糖色,糖浆已沁入食材中,食材绵软甜蜜,非常可口。
而糖浆在烧煮过程中因为融进了食材碎末,也就有了不同于普通糖浆的香甜滋味,同样很诱人。
“糕”在潮汕话中,有一个意思就是形容液体黏稠。糕烧这一做法,糖浆比蜜汁浓,但是烧煮到最后,也始终保持黏液状态,达不到“拨丝”的结晶程度。
所以糖浆是否沁入食材内部、食材外部的糖浆是否形成结晶,就是“糕烧”和“拨丝”的分界线。
常见的有糕烧蕃薯、糕烧白果、糕烧香芋、糕烧芋泥、糕烧南瓜等。
有时候不同食材也会混在一起来糕烧,做成双拼、三拼。
喜欢甜食的朋友,下次去吃潮菜,如果看到菜单上有“糕烧”,可不要错过哦!
(图均采自网络,侵删)